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应控制在73微克/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
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73%。
2015年至2020年,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其中煤炭消费总量继续实现负增长。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用水总量控制在296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退减率达到75%以上。
最近一段时期,北方不少地区难见蓝天,空气污染已成人们的“心肺之患”。“向雾霾说不”已经不是一个市、一个省的问题,而需要各地协同作战。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正式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指出,京津冀地区是全国水资源最短缺,大气污染、水污染最严重,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2014年空气质量最差的十个城市中有8个在河北省,其中PM2.5污染已成为当地首要污染物;京津冀地区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九分之一,属严重缺水地区;河北省长期超采地下水,导致的地面沉降范围不断扩大,主要河流长期断流,重要湿地逐步萎缩;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47%,永定河、滦河、大清河等部分河段水质呈V—劣V类……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规划》要求,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73%;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用水总量控制在296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退减率达到75%以上。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规划》首次规定了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红线,给出了具体的浓度限值,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将控制在73微克/立方米,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40%左右,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据监测,2014年,长三角地区的PM2.5年均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珠三角地区42微克/立方米。这也意味着,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水平将达到当前长三角地区的水平,雾霾污染大幅下降。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方力表示,《规划》提出的PM2.5年均浓度目标,是国家提出的新路线图,是给京津冀区域划定的红线。这个红线的制定,是基于这些年对空气治理的认识。实际上,具体目标的制定也伴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空气达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付出更大努力。他说,北京目前正在制定到2030年的大气治理远期规划,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制定完成。到2030年左右,北京PM2.5年均浓度应该能达到35微克/立方米的国家标准值。
我国第一阶段九城市大气污染来源解析研究结果显示,机动车、工业生产、燃煤、扬尘等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主要污染来源,约占85%—90%。其中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的首要污染来源是机动车;石家庄、南京首要污染来源是燃煤;天津、上海、宁波首要污染来源分别是扬尘、流动源、工业生产。
方力说,2015年北京燃煤总量为1200万吨,其中包括300万至400万吨散煤。这些散烧煤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烟气直排,对大气污染严重。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说,从整个京津冀区域层面看,主要污染源肯定是燃煤。尤其是采暖季,无论北京还是整个京津冀地区,污染主要体现燃煤特性。
据统计,2014年,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的11.3%,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其中河北省高达88.6%。
为了遏制煤炭的消耗,实现PM2.5年均浓度控制的目标,《规划》不仅规定了京津冀地区生态环保的红线,还设定了资源消耗的上限。《规划》要求,2015年至2020年,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其中煤炭消费总量继续实现负增长环保规划。在限制煤炭消费量的同时,《规划》还强调了加快清洁能源的发展,规定2017年年底前,京津塘电网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占电力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5%,北京市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10%以下。
专家指出,强化源头管理,调整产业结构是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因此《规划》提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天津与河北合理承接北京市疏解的相关商贸服务业与制造业功能,产业转移过程中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地区建设“两高”行业项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制定京津冀限制、禁止、淘汰类项目目录,并适时更新,淘汰落后产能和压缩过剩产能。提高环保、能耗、安全、质量等标准,倒闭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按照《规划》的目标,2017年年底前,京津冀地区基本完成地级及以上城市主城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以及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北京市重点压缩水泥产能,控制炼油规模;天津市重点控制钢铁、水泥(熟料)产能;河北省重点淘汰10万千瓦以下非热电联产燃煤机组、水泥、平板玻璃等。
环保部城市环境管理专家彭应登指出,对北京和天津来说,未来的重点是提高减排力度;由于钢铁等重工业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北的产业结构转型相对困难,这也倒逼其迎头赶上。
京津冀要想实现《规划》,只有坚持“一盘棋”的思想,才能破解制约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巡视员赵鹏高说:“生态建设一体化,需要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考虑区域的差异性和功能性,明确不同生态空间单元的功能,按照区域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的需要总体谋划政策措施。”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指出,从措施来看,要统一京津冀地区的环境标准,通过规划、标准和评估等方面的统一,来实现京津冀地区环境质量改善等;在制度方面,要建立区域环保联动机制;在法律方面,要推动“京津冀区域污染防治条例”的制订和落实,实施联合执法、共同监测等措施。同时他也表示,由于京津冀三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环境管理水平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实现该规划目标,三省市要共同担负起各自责任。
除了一体化之外,体制机制创新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有关负责人说,《规划》突出了重点工程带动,提出实施国土生态整治、清洁水、大气污染防治等一批重点工程。还加强了环保制度的创新,如提出要建立跨区域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深化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结合当前改革形势,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资机制,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
农经司副司长方言指出,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方向是建立区域间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搭建区域生态协商平台建立市场化补偿模式。此外,要通过监测系统建设完善考核评价制度,让生态环境任务一步步落到实处。